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水运资讯

安徽长江段3天发现177头次只江豚跃出水面(图文)

华东水运网    2017-12-16

12月14日上午,一艘白色的三层科考船静静停泊在安庆航道码头。寒风中,船头蓝底白字的旗帜迎风招展,露出它此行肩负的重任——“2017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船舱内,来自全国的专家们正在就安徽段江豚保护进行着一场热烈的交流。

  阔别五年,这也是我国进行的第三次长江江豚综合生态科考。35天,航行里程3000公里。“2017长江江豚生态科考队”从武汉出发,先上行至宜昌,复又下行去上海,抵达安庆。

  在安徽座谈日交流活动上,中科院水生所对外通报了自12月11日进入安徽江段所观测到的江豚数据。三天以来,科考队员共目视江豚跃出水面66次,总数为177头次只。

  “安徽是长江江豚分布的重要区域。从历史数据来看,江西、安徽段江豚的分布密度是比较高的。”科考现场指挥郝玉江在会上指出,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保护长江江豚就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

  世界自然基金北京代表处物种保护项目主任朱江对安徽江段的关注长达十余年。“目前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生态发展理念前提下,安徽江段的重要性一定会凸显出来。”朱江在交流现场有意提高了嗓门。他认为,安庆市周边湖泊众多,安徽段不仅有长江江豚的保护问题,还有湖泊、鱼类、鸟类等生态系统的保护需求。

  “为什么长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秘书长周晓华在现场发问。处于哺乳期的小江豚趴在母亲背上,一艘大船驶过的浪打来,母子就分离了,就可能导致小江豚迷失方向而死亡。 “一旦过度开发长江水运,它就单纯变为了一条航道,而不是那条蕴含丰富资源的长江了。”

  今年54岁的章贤是科考船上最年长的队员。从事淡水豚保护近三十年,他亲历了白豚宣告功能性灭绝的沉痛时刻。章贤有感而发:长征是革命的播种机;我们的科考船也是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理念的“播种机”。“整个长江大环境好了,经常梦见的白豚,也许还会再相见。”

  上午10:30,全程40多分钟的交流活动结束,本报记者在现场亲历,江豚专家们先后四次提及十九大报告中“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念。

  “嘟……嘟……”起航的汽笛鸣响。科考船载着这群“江豚守护人”,在空濛冬雨中渐行渐远,化为茫茫江面上的一叶小舟。

用户评论

  • 评论内容: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